中央空调安装验收规范_中央空调安装验收单范文
1.空调安装标准
2.中央空调施工规范国标
3.急求中央空调质量体系和施工规范制度
4.中央空调安装规范,和验收规范,监理工程师监管和注意要点,最好是文本,急急急。
中央空调设计规范
1.总则 主要规定了这本规范适用的范围,那就是“适用于上海地区新建与扩建的居住和公共建筑中,以舒适性要求为主,制冷量在7-80kw的家用(商用)中央空调的设计。改建工程可参照规范执行。” 2.术语 与本规范有关的,在其他规范中不大引用的术语。 3.设计参数 按室外气象参数与室内空气质量两方面进行规定。室外气象参数是空调设计使用的室外空气计算参数;室内空气质量是根据目前常用的家用中央空调自身特点而制定的室内空气温度、含尘量、新风量等的一系列规定。 4.空气调节 4.1 负荷计算 规定了空调负荷计算的要求与方法,并对家用中央空调使用的特殊性作了计算上的要求。 4.2 系统设计 规定了空调风系统的划分原则,并对分体多联空调系统、水环热泵空调系统、空调水管路系统、冷却塔和排风系统等设计、选用提出了要求。 4.3 空气处理与分布 在空调系统的空气处理、空气分布、送风温差、空气循环次数及风速等方面规定了设计要求。 5.设备、管道与布置 5.1 一般规定 设备及管道材料的选择与布置应符合国家和上海市发布的现行法令、规范、标准、条例。 5.2 设备、材料选择 对设备、材料作出了安全、高效、环保、节能的选择原则。 5.3 设备、管道布置 对设备、管道布置作了较严格规定,尤其是家用中央空调室外机的布置,更是涉及到人身安全的大问题,设计不容马虎。 6.防腐与保温 叙述了防腐与保温的设计原则和设计规定,尤其是涉及到消防、安全,确保使用等方面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如保温材料的选择、厚度的确定等。 7.监测与控制 规定了家用中央空调监测与控制的一般要求、设置原则;空调系统有代表性的参数检测仪表的要求;空调系统监控手段等。 8.消声与隔振 提出了消声与隔振设计原则,规定了必须执行的有关规范、设备选择、布置以及家用中央空调各个设计环节和消声隔振的技术要求。 这本规范的制定,将有助于提高行业内家用中央空调的设计水平,保证设计质量及使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也必将会提高家用中央空调协会和协会会员单位在广大用户心目中的可信度。
1 总则
1.0.1为保证家用(商用)中央空调设计的质量,使设计符合安全、适用、经济、卫生和保护环境的基本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上海地区新建与扩建的居住和公共建筑中,以舒适性要求为主,制冷量在7-80kw的家用(商用)中央空调的设计。改建工程可参照本规范执行。
1.0.3家用(商用)中央空调设计时,除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术语
2.0.l家用(商用)中央空调
主要用于居住和公共建筑中,以满足舒适性为目的,制冷量在7-80kw范围内,带集中冷热源的空调型式。
2.0.2空调风系统
空气经冷热、过滤等处理的送回风系统。
3 设计参数
3.1 室外气象参数
3.1.1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应用历年平均不保证一天的日平均温度。
3.1.2冬季空调室外计算相对湿度,应用历年最冷月平均相对湿度。
3.1.3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应用历年平均不保证50h的干球温度。
3.1.4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应用历年平均不保证50h的湿球温度。
3.1.5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应用历年平均不保证5天的日平均温度。
3.1.6冬季室外平均风速,应用累年最冷三个月各月平均风速的平均值。
3.1.7夏季室外平均风速,应用累年最热三个月各月平均风速的平均值。
3.1.8夏季太阳辐射照度,应根据当地的地理纬度、大气透明度和大气压力,按7月21日的太阳赤纬计算确定。
3.1.9一些主要城市的室外气象参数,应按《暖通空调气象资料集》中“室外气象参数”用。
3.2 室内空气质量
3.2.1冬季空调室内计算参数,应符合以下规定:
温度 18- 22℃
人员经常活动范围内风速 不大于0.4m/s
当无热源时,冬季室外空调计算温度用5℃。
3.2.2设计集中暖时,冬季室内计算温度,应根据房间的用途,按下列规定用:
1.民用建筑的主要房间,宜用16-20℃;
2.房间,不宜低于下列数值:
浴室 25℃
更衣室 23℃
托儿所、幼儿园、医护室 20℃
盥洗室、厕所 12℃
办公用室 16℃
3.2.3夏季空调室内计算参数,应符合以下规定:
温度 24-28℃
相对湿度不大于 65%
人员经常活动范围内风速 不大于0.5m/s
3.2.4空调系统的新风量,应不小于20m3/(h.人)。
3.2.5室内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应符合《室内空气中可吸人颗粒物卫生标准》(GB17095)的规定,不应大于0.15mg/m3。
3.2.6通风与空调系统产生的噪声,传播至住宅主要使用房间的噪声级应不大于46dB(A)。
4 空气调节
4.l 负荷计算
4.1.1在方案设计阶段,可用冷负荷指标估算确定;在初步设计阶段,可用分项简化计算方法进行,分项内容包括围护结构、人员、设备、灯光、食物和新风(或渗透风),其中国护结构负荷项可按经验指标估算确定;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均应对空调房间或区域进行逐时冷负荷计算。
4.1.2逐时冷负荷计算应按国家现行《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的要求进行。
4.1.3空调房间或区域的夏季冷负荷,应按各项逐时冷负荷的综合最大值确定。
4.l.4空调系统冷负荷,应根据所服务房间的同时使用情况,按各空调房间或区域逐时冷负荷的综合最大值确定。
4.1.5对间歇使用空调的房间,在选择空调末端设备时,应充分考虑建筑物蓄热特性形成的负荷。
4.1.6对能单独使用空调的房间,在选择空调末端设备时,应考虑邻室不使用空调时形成的负荷。
4.1.7空调系统的冬季热负荷,可参考夏季冷负荷的数值,乘上经验系数决定。
4.2 系统设计
4.2.1属下列情况之一时,宜分别设置空调风系统:
1.使用时间不同的房间;
2.温度基数要求不同的房间;
3.空气中含有异味、油烟或其他有害物质的房间;
4.负荷特性相差较大及同时分别需供冷与供热的房间或区域。
4.2.2当房间舒适度要求较高时,宜用各个房间可进行室内温度独立控制的空调系统。
4.2.3对于舒适度要求较高、人员较长时间逗留的场所,应取保证新风量的措施。
4.2.4有条件时,应优先用变频或具有节能效果的变容量控制的空调系统;变频设备产生的高次谐波强度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4.2.5用分体多联空调系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同一空调系统中,具有需同时分别供冷与供热的房间时,宜选择带有热回收的、能同时供冷与供热的空调系统;
2.同一空调系统的规模、制冷剂管道最大长度。设备之间的最大高差、运行工况范围等,应符合设备性能的规定;
3.选择设备时,应根据室内外设计温度、制冷剂配管长度。室内外机的标称冷热量及该设备技术参数等进行计算修正;
4.空调系统制冷剂管道的管径、管材和管道配件应按生产厂技术要求选用,系统自控设备、制冷剂分配器等主要配件,均应由生产厂配套供应。
4.2.6用水环热泵空调系统时,应符合以下规定:
1.循环水水温直控制在15-35℃;
2.循环水系统的冷却设备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决定用闭式或开式冷却水塔;当用开式冷却水塔时,宜设置中间换热器,由相互隔离的闭式循环水系统与开式冷却水系统组成;
3.热源的供热量应根据建筑物冬季白天和夜间负荷特性、系统可回收内区余热等,经热平衡计算确定。
4.2.7设有排风的空调系统,宜设置新风与排风系统的热回收装置。
4.2.8空调水管路系统,宜用闭式循环系统,并应考虑水的温度变化引起的热膨胀问题。
4.2.9冷却塔的选用和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冷却塔的进、出口水温和循环水量,在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条件下,应满足制冷机的要求;
2.用旋转式布水器的冷却塔,运行时应有保证冷却塔冷却水量的措施;
3.冷却塔应放置在通风条件良好、远离高温和有害气体的地方,并应避免漂水和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4.应用阻燃型材料制作的冷却塔,符合防火要求。
4.3 空气处理与分布
4.3.l空调系统的新风和回风应经过滤处理。
4.3.2空调房间的空气分布,应根据室内温度参数、允许风速、噪声标准和空气质量等要求,结合房间特点、内部装修及设备散热等因素综合考虑。
4.3.3高大空间的空调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空调负荷必须通过计算确定;
2.应注意气流组织的合理性;当用侧向送风时,回风口宜布置在送风口的同侧下方;当用双侧送风时,两侧相向气流尚应在生活区或工作区以上搭接;侧向多股平行射流应互相搭接;
3.应尽量减少非空调区向空调区的热转移,必要时,应在非空调区设置送排风装置。
4.空调系统的夏季送风温差,当送风高度不大于5m时,不宜大于10℃;当送风高度大于5m时,不宜大于15℃。
4.3.4空调房间的空气循环次数不宜小于5h-1。
4.3.5送风口的出口面风速,应根据风量、射程、送风方式、风口类型、安装高度、室内允许风速和噪声标准等因素确定。
4.3.6回风口不应设在射流区或人员长时间停留的地点;用侧送风时,宜在送风口的同侧;条件允许时,可用集中回风或走廊回风,但走廊断面风速不宜过大。
4.3.7回风口的面吸风速度,宜按表4.3.7选用。
表4.3.7回风口的面吸风速度
回风口位置 吸风速度(m/s)
房间上部 4.0-5.0
房间下部 不靠近人经常停留的地点时 3.0-4.0
靠近人经常停留的地点时 1.5-2.0
用于走廊回风时 1.0-1.5
5 设备、管道与布置
5.1 一般规定
5.1.1设备及管道材料的选择与布置,应符合国家现行规范、标准、条例和上海市发布的规定。
5.1.2空调和通风系统的送、回风、排风管道的防火阀及其感温、感烟控制元件的设置应按国家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民用建筑防排烟技术规程》执行。
5.2 设备、材料选择
5.2.l应优先选用符合下列条件的空调设备:
1.用环境污染小的能源;
2.用环保型制冷剂;
3.能源利用效率高。
5.2.2风管必须用不燃材料制作;当用复合材料风管时,其覆面材料必须为不燃材料,内部的绝热材料应为不燃或难燃B1级,且对人体无害的材料。
5.2.3矩形风管的长边与短边之比不宜大于4:1。
5.2.4冷凝水管宜用U—PVC管。
5.3 设备、管道布置
5.3.1家用中央空调的室外机必须放置在通风良好、安全可靠的地方,严禁用钢支架和膨胀螺栓墙体安装。
5.3.2道路两侧建筑物安装的空调设备,其托板底面距室外地坪的高度不得低于2.5m。
5.3.3空调室外设备出风口的(冷、热)气流禁止朝向相邻方的门窗,其安装位置距相邻方门窗不得小于下列距离:
1.制冷额定电功率≤2kw的为3m;
2.制冷额定电功率>2kw,且≤5kw的为4m;
3.制冷额定电功率>5kw,且≤10kw的为5m;
4.制冷额定电功率>10kw,且≤30kw的为6m。
5.3.4空调冷凝水管应用间接排水方式。当凝水盘位于机组内负压区时,冷凝水出水口处必须设置存水弯。
5.3.5空调冷凝6 防腐与保温水水平管道应沿水流方向保持不小于0.5%的坡度。
5.3.6外墙面上的空调冷凝水管应有组织地排放。
6.1 防腐
6.1.1所有非镀锌铁件,须在除锈后刷防锈漆二度;非保温者再刷面漆二度。
6.1.2用木质隔热材料时,该材料应经浸渍沥青防腐。
6.2 保温
6.2.1下列设备与管道应保温:
1.导致冷热量损失的部位;
2.产生凝结水的部位。
6.2.2设备与管道的保温,应符合下列要求:
1.保温层的外表面不得产生凝结水;
2.非闭孔性保温材料的外表面应设隔汽层和保护层;
3.管道和支吊架之间,管道穿墙、穿楼板处,应取防止“冷桥”的措施。
6.2.3设备和管道的保温应以《设备及管道保冷设计导则》(GB/T15586)的防结露计算方法为基础,并考虑减少冷、热损失和材料的价格因素,结合工程实际应用情况确定。
6.2.4管道保温材料应用不燃和难燃材料。
6.2.5穿越防火墙、变形缝两侧各2m范围内风管保温材料及风管型电加热器前后0.8m范围内的风管保温材料,必须用非燃材料。
6.2.6制冷剂管道的保温,应按厂家的施工技术要求进行。
6.2.7使用温度在7-65℃的冷热水管的保温,当用难燃型闭孔发泡橡塑时,厚度不得小于表6.2.7的规定。
表6.2.7空调冷热水管橡塑保温最小厚度表
保温厚度mm 27.5 30 32 35 38 41 44 47
室内 ≤DN20 DN25-32 DN40-50 DN70-80 DN100-150
室外 ≤DN32 DN40-50 DN70-80 DN100-125 DN150-200
注:1.仅适用于上海地区;
2.难燃型泡沫橡塑绝热制品性能应符合GB/T17794-1999国家标准,且20℃时,导热系数λ≤0.040W/( m? K),湿阻因子不小于800。
6.2.8使用温度在7-65℃的冷热水管的保温,当用离心玻璃棉绝热管瓦时,厚度不得小于表6.2.8的规定。
表6.2.8空调冷热水管玻璃棉保温最小厚度
保温厚度mm 30 40 45 50 55 60
室内 ≤DN32 DN40-70 DN80-150 DN200-400
室外 ≤DN32 DN32-40 DN50-70 DN80-125 DN150-200
注:1.仅适用于上海地区;
2.离心玻璃棉绝热制品性能应符合GB/T13350-2000国家标准;20℃时,导热系数λ≤0.042W/( m? K),密度为64kg/m3。
7 监测与控制
7.1 一般规定
7.1.1空调系统的监测与控制,包括参数检测、参数和动力设备状态显示、自动调节和控制、工况自动转换、设备联锁与自动保护等。设计时,应根据功能要求、系统的类型和设备运行时间,经技术比较确定其具体内容。
7.1.2在满足控制功能和指标的条件下,应简化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环节。
7.1.3用自动控制的空调系统,应做到系统和管理设计合理,防止运行调节时各并联环路压力失调,其调节机构特性应符合要求。
7.1.4自动控制方式宜用电动式。
7.1.5设置自动控制的空调系统,应具有手动控制功能。
7.2 检测与信号显示
7.2.l空调系统有代表性的参数,应在便于观察的地点设置检测仪表。
7.2.2对于空调系统的下列参数,必要时可设置检测仪表:
1.室内外温度;
2.送回风温度;
3.空气过滤器进出口的静压差;
4.水过滤器进出口的静压差。
7.2.3空调系统敏感元件和检测元件的装设地点,应符合下列要求:
1.室内空气温度:应装设在不受局部热源影响的、有代表性的、空气流通的地点;
2.风管内空气温度:应由所控系统的工艺要求确定安装位置,并应符合制造厂有关的安装规定;
3.水流、水压和水温检测元件:安装位置及与管路的连接应符合制造厂的有关规定,并应满足系统的要求。
7.2.4空调系统的通风机、水泵和电加热器等应设工作状态显示信号。
7.3 调节与控制
7.3.1空调系统的调节方式,应根据调节对象的特性参数、房间热湿负荷变化的特点以及控制参数的精度要求等进行选择。
7.3.2空调的集中控制系统应包括以下监控环节:
1.设备的启停控制及联锁控制;
2.设备的状态监视及故障保护;
3.参数的控制和测量;
4.执行器的控制;
5.其他。
设计时,应根据系统类型、使用功能要求等,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监控内容。
7.3.3空调系统的监控应包括温度、机组的防冻保护控制以及风机运行状态、过滤器状态等环节。设计时,应根据使用要求、系统类型等项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7.3.4当水冷式空气冷却器用变水量控制时,宜由室内温度调节器通过高值或低值选择器进行优先控制,并对加热器进行分程控制;冷水系统宜用两通阀及改变水泵转速。
7.3.5全年运行的空调系统。在满足室内参数和节能要求的情况下,宜用变结构多工况控制系统。工况转换宜用手动方式。
7.3.6位于冬季有冻结可能地区的新风或空调机组,应对水盘管加设防冻保护控制。
7.3.7空调及通风系统宜用独立电源回路。
7.3.8空调系统的电加热器应与送风机联锁,送风机应有延时关闭的功能,并应设无风断电保护。设置电加热器的金属风管应接地。
7.3.9自动调节间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1.水两通阀,宜用等百分比特性的;
2.水三通阀,宜用抛物线特性或线性特性的;
3.调节阀的进出口压差,应符合制造厂的有关规定,且应对调节阀的流通能力及孔径进行选择计算
8 消声和隔振
8.1 一般规定
8.1.1空调系统的消声和隔振设计,应根据使用要求、噪声和振动的频率特性及传播方式,综合考虑确定。
8.1.2空调系统产生的噪声,传播至使用房间和周围环境的噪声级,应符合国家现行《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88)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10070-88)等的有关规定。
8.1.3空调系统产生的振动,传播至使用房间和周围环境的振动级,应符合国家现行《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0-88)等的有关规定。
8.1.4在选择设备和进行系统设计时,应取下列降低声源噪声的措施:
1.应选用高效率、低噪声设备;
2.系统风量一定时,所选风机的风压安全系数不宜过大;
3.通风机与电动机宜用直联传动;
4.通风机进出口处的管道不宜急剧转弯;
5.必要时,弯头和三通支管等处,应装设导流叶片;
6.宜少装或不装调节阀,必要时,要求严的房间应在阀后设消声支管或消声风口。
8.1.5有消声要求的通风和空调系统,其风管内的风速,宜按表8.1.5选用。
表8.1.5风管内的风速(m/s)
室内允许噪声dB(A) 主管风速 支管风速 出风口风速(散流器后)
25-35 ≤2 ≤1.6 ≤0.8
≤40 ≤3.0 ≤2.4 ≤1.2
≤45 ≤4.0 ≤3.2 ≤1.6
≤50 ≤5.0 ≤4.0 ≤2.0
≤55 ≤6.0 ≤4.8 ≤2.4
≤60 ≤7.0 ≤5.6 ≤2.8
8.1.6空调机房的位置,不宜靠近有较高隔振和消声要求的房间;当必须靠近时,应用必要的隔声、隔振、消声和吸声措施。
8.1.7消声处理后的风管,不宜穿过高噪声的房间;噪声高的风管,不宜穿过噪声要求低的房间。当必须穿过时,应取隔声措施。
8.2 消声和隔声
8.2.1空调设备的声功率级,宜用实测数值;当无实测数值时,可通过计算确定。
8.2.2通风和空调系统产生的噪声,当自然衰减不能达到允许噪声标准时,应设置消声器或取其它消声措施。
8.2.3选择消声器时,应根据系统所需消声量、噪声源频率特性和消声器的声学性能及空气动力特性等因素,分别用阻性、抗性或阻抗复合型消声器。
8.2.4消声器宜布置在靠近机房的气流稳定的管段上,距风机出人口、弯头。三通等要有一定距离,一般要求大于4-5倍风管直径或当量直径;当消声器直接布置在机房内时,消声器、检查门及消声后的风管,应具有良好的隔声能力;必要时,也可在总管和支管上分段设置。
8.2.5机房应根据邻近房间或建筑物的允许噪声标准,取相应的隔声措施;当机房靠近有较高消声要求的房间,机房门窗应用隔声门窗。
8.2.6管道穿过机房围护结构处,其孔洞四周的缝隙,应使用弹性材料填充密实。
8.2.7进、出风口与风管之间的连接,应设置适当长度的扩散管,避免突扩或突缩风管的产生。
8.3 隔振
8.3.1当通风、空调和制冷装置的振动靠自然衰减不能达到允许程度时,应设置隔振器或取其它隔振措施。
8.3.2当设备运转小于或等于 1500r/min时,宜选用弹簧减振器;设备转速大于 1500r/min时,宜选用橡胶等弹性材料的隔振垫块或橡胶隔振器。
8.3.3选择弹簧隔振器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设备的运转频率与弹簧隔振器垂直方向的自振频率之比,应大于或等于2.5;
2.弹簧隔振器承受的载荷,不应超过允许工作载荷;
3.当共振振幅较大时,宜与阻尼大的材料联合使用;
4.弹簧隔振器与基础之间宜加一定厚度的弹性隔振垫。
8.3.4选择橡胶隔振器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考虑环境温度对隔振器压缩变形量的影响;
2.计算压缩变形量宜按制造厂提供的极限压缩量的1/3-1/2用;
3.设备的运转频率与橡胶隔振器垂直方向的自振频率之比,应大于或等于2.5;
4.橡胶隔振器承受的载荷,不应超过允许工作载荷;
5.橡胶隔振器与基础之间宜加一定厚度的弹性隔振垫。
8.3.5通风机和空调机组的进出口,宜用软管连接;制冷机的进出口,宜用可曲橡胶接头连接。
8.3.6管道的支吊架宜用弹性支吊架。
安装规范
一.验收安装与配置部分:
管道循环系统是否有按要求加压试漏。
室内机、室外机的吸入、吹出部位是否有妨碍、短路。
室内/外机本体是否安装牢固。
铜管布设是否美观牢固。
隔热材料是否确认包装良好。
排水管安装及排水是否良好。
与机器连接风管是否已固定。
管道连接完后,应做通水试验和满水试验,一检查排水畅通,二检查其是否漏水。
二.验收电器及安全部分:
电器部分是否有预防老鼠等动物咬坏措施。如:天花上的电线要加护套等。
电源线线径、漏电开关是否符合规定。
接地线是否已连接,连接良好、紧固。
室内外机接线柱的螺丝是否紧固。
电线连接处是否使用固定片固定。
电压是否正常,符合额定电压的90%~110%范围内。
三.验收试运转部分:
冷媒系统阀门是否全部打开。
运转前检漏时是否有泄漏(连接部位、阀体)。
室内外机的地址码是否按要求设定(多联机系列及集中控制系统时设定)。
室内机及室外机运转时检查是否有不正常的噪音。
四.竣工验收:
通风与空调工程的竣工验收,应由建设单位负责,组织施工、设计、监理等单位共同进行,合格后即应办理竣工验收手续。
(1)通风与空调工程竣工验收时,应检查竣工验收的资料,一般包括下列文件及记录:
1)图纸会审记录、设计变更通知书和竣工图。
2)主要材料、设备、成品、半成品和仪表的出厂合格证明及进场检(试)验报告。
3)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
4)工程设备、风管系统、管道系统安装及检验记录。
5)管道试验记录。
6)设备单机试运转记录。
7)系统单机试运转记录。
8)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9)观察质量综合检民记录。
10)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的核查记录。
空调安装标准
与普通的壁挂机和柜机不同,家用中央空调安装在一个 quot隐藏 quot方式。它的设计和安装要结合房屋的整体装修和住户的需求。安装工艺和细节直接决定了中央空调体验的不同。因此,我们常说中央空调是 quot五分产品,五分安装 quot。
确认空调的安装位置和出风口的设计。
安装前需要确认每个房间安装的机器型号,结合不同空间的功能要求和布局,确认室内机的安装位置。
确定中央空调的送风和回风方式:中央空调常见的送风方式有侧出后、侧出后、底出后、底出后。
侧回:最常见的安装方式,各种风口,可以用来加长风口,也可以用3D气流板,让送风更柔和。
侧边返回:下面可以做一排衣柜,天花板与衣柜平齐,增加收纳空间。注意出风口与回风口的距离应大于1.5m,以免气流短路。
回到下侧:客厅最常见的问题是热空气会 冬天不能到达地面,因为灯槽被堵住了。夏天冷藏的时候灯槽容易结露,天花板发霉。灯槽专用中央空调通过下出风口侧回风,大大提升了空调冬季制热性能,热风更容易到达地面。
下回:经常安装在厨房、卫生间、衣帽间等空间,空调面板与天花板平齐。有横梁的空间可选择单向气流嵌入式室内机,送风可达脚底,制热效果好。
专用厨房中央空调实际安装时,一定要注意安装在实际操作者的上侧。风可以吹到做饭的人身上,不会有安全隐患。如果机器安装在人的后面,空调出来的空气会直接吹灭灶台上的火苗,非常危险。
为了方便中央空调的后期操作和维护,中央空调安装时应预留检修口,以降低维护成本,节省材料。
室内机器吊装注意事项
在施工现场,为了防止毛坯房的灰尘进入机器,会用纸防尘罩盖住出风口,保持机器整洁,保证空调效果。
每个吊杆都需要用双螺母固定,这样可以保证尽可能的平稳。
吊杆不能太长,否则会影响吊顶高度,增加噪音,浪费材料,影响面板的正常安装。
室内机在运行过程中会有震动,橡胶防震垫可以抵消一部分震动。另外,室内机的顶部要与天花板保持距离,底部与龙骨之间也要有距离,避免机器与楼板产生共振。
机器固定在室内后,用水平尺找平,避免设备倾斜造成冷凝水排水不畅。
中央空调辅材要求
不同管径的铜管对壁厚也有相应的要求,过细的铜管容易开裂,导致制冷剂泄漏。大金设防要求铜管必须使用0.8mm以上,这样铜管在扩口焊接过程中不会开裂。
空调铜管加工:用专业切割机切割铜管,保证铜管切割断面完整平整。切割后,用去毛刺工具去除铜管内侧的毛刺,以确保多余的灰尘不会进入铜管。
不同类型的管道对保温棉的厚度有相应的要求,大金工厂要求保温棉必须使用到15mm以上。保温棉太薄可能会在设备运行过程中造成结露,存在漏水风险。无粘合剂ta
排水管需要以1:100的坡度倾斜安装,以保证空调排水顺畅。
为了保证冷凝水的顺利排出,需要确保冷凝水管道有出气口,并且方向不是向上,或者有屏蔽帽。
对于带冷凝液提升泵的室内机,建议排气口设在合流管处;对于没有冷凝水提升泵的室内机,建议将排气口设置在室内机的出口侧。
如果冷凝水去地漏,就要在管道上安装一个速动阀,防止部分空气回流到室内产生异味。
制冷剂管路气密性试验是检查铜管的密封情况,确认管路系统有无泄漏。一般会做24小时充氮保压实验,看看铜管有没有漏点。
冷凝水管验收:满水实验:将冷凝水管注满水,检查整管连接处是否漏水。通水实验:从水管最高点向排水管内缓慢注水,确认排水点是否有水流出。如果水驱替大于注入水的70%,则为合格。
室外机放置位置
首先,室外机周围要有足够的空间,保证散热效果;其次,要有足够的维修空间;最后,室外机附近不能有杂物,杂物会影响散热,从而影响室外机的换热效率。
室外空调常见的摆放方式有:
1.外置或者放置在建筑物之间的横梁上,设备的正面和侧面都是通畅的,只要设备与墙壁的距离达到10cm即可,但是这种方法不利于维护。
2.开放式阳台:无格栅的开放式阳台应保证阳台后部和侧面与墙面的距离大于10 ~ 15cm,且必须注意设备上方和顶部应有1m以上的空间。
此外,室外机的正面不应被障碍物挡住。如果开放式阳台有格栅,格栅不要太密,格栅的通风率在80%以上。百叶向下倾斜角度也要20度,室外机尽量靠近格栅放置,保证最大散热。
如果室外机前面有墙,后面和上面要留1m以上。如果前面的墙不到机器高度的一半,则在前面1m以上,如果前面的墙超过机器高度的一半,则在前面2m以上。
3.单风扇室外机的位置要求:如果前面和侧面没有遮挡,后面留10cm。如果后面和两边都被挡住了,后面留10厘米,两边留5厘米。
王者之心2点击试玩
中央空调施工规范国标
空调安装规范及注意事项一、安装标准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国家空调安装标准,特制定空调安装标准:1.空调器应安装在儿童不易触及的地方。2.尽量避开自然条件恶劣(如油烟重、风沙大,阳光直射或有高温热源)的地方。3.尽量缩短室内机和室外机连接的度。4.避开人工强电、磁场直接作用的地方,尤其是在涉及到消费者人身安全的方面,该标准更是提出了严格的量化要求。5.室外机组安装架承载能力至少不低于180公斤。6.建筑物内部的过道,楼梯、出口等公用地方不应安装空调器的室外机。7.空调器的室外机组不应占用公共人行道,沿道路两侧建筑物安装的空调器其安装架底部距地面的距离应大于2.5米。8.空调器的室外机应尽可能远离相邻方的门窗和绿色植物,与对方门窗距离不得小于3米。二、安装规范1.检查家中、电源电压、电线材质与线径、电源保险大小及插座质量、耐压、性能。2.检查室内、外机规格是否一致,室内、外机及安装附件是否齐全,有效。3.检查室内、外机的外观有无损伤。4.将室内机电源接通,使用遥控器进行功能转换,检查机器运转和噪声及遥控器是否正常。5.管路每贰米有固定点。连接管如需自配,铜管应按厂家规定壁厚选配。6.安装室内、室外机时应注意水平,室内机左右高低不得超过3厘米,室外机尽量水平,最大左右高低不得超过3公分。附件如需自行选购,不得低于厂家规定标准。7.室内机固定螺丝不得少于6个,室外机架固定胀栓不得少于4个,室外的膨胀螺栓都应加垫片及弹簧垫,选用规格、质量均不得低于厂家规定。室外机地脚螺栓不得少于4个。所有螺栓螺母定要拧紧。如遇墙体疏松应打穿钉或用其他相应措施固定。并保证室内机与室外机的固定年限在20年以上。8.使用的电源线必须达到厂家规定的质量标准和规格。决不允许使用杂牌,亏方,劣质的电源线及信号线,功率在1500W以下的选用10A的保险开关,在1500W到2500W使用15A的保险开关,功率在2500W到3500W使用20A保险开关,功率在3500W到6000w使用30A保险开关。9.室外机管暴露部分不得长于20公分,在整理管道过程中,应小心、仔细,尽量减少铜管变形,避免产生气流噪音。10.安装完毕后,对室内机进行排水试验,确保空调排水畅通。11.试运转必须达到30分钟以上,检查可以运行的各种运转状态,参数是否符合规定,各种功能是否完善。
急求中央空调质量体系和施工规范制度
施工图纸确认
通过图纸了解安装信息,与客户、家装设计师进行沟通,确认以下内容:
1)室内机与室外机的安装位置及空调型号。
2)根据图纸及装修确认室内机出风口、回风口位置,并判断是否需要加装风道。
3)确认铜管、冷凝水管及分歧管的安装位置。
4)与装修人员确定电气容量及布线位置室内设计确认
1)室内机安装一定要考虑室内装修的情况,避免与设计方案的冲突,必要时需要改变设计方案。
2)出风口、回风口的设置。
例如某品牌超薄卡式机RFUT机型可以取下回风和后回风两种方式。回风口需在室内机底板下方,22~36机型尺寸为750*300,40-56为950*300。另外需在电控侧单独开400*400的检修口。
3)室内机暗藏在灯槽内时,可能造成风吹不下来的情况。建议灯槽伸出距离小于10mm,内机出风口位置离地面小于3m施工过程管理
1)现场需设有施工管理看板,对工程进度进行有效管控。
2)对现场安装工人组织相关培训(技术、安全)。安装材料选择
冷媒铜管
1)用TP2铜管(磷脱氧铜管),TP2材质可提高铜管连接处的耐腐蚀性和接口强度。
2)承压大于4.2MPa,杂质含量小于30mg/10m,管道必须经过脱油处理。
3)需要有厂家正规的合格证与检验报告。分歧管
1)建议使用中央空调厂家指定专用的分歧管。
2)按照连接容量选择(以三菱重工为例)
容量小于180选配DIS-22-1
容量大于等于180~小于371选配DIS-180-1
容量大于等于371~小于540选配DIS-371-1
容量大于等于540选配DIS-540-1
组合机735-1360分歧管套件选配DOS-2A-1保温材料
1、铜管、风管、排水管都需要做保温施工。
2、保温材料厚度一定要合适,如下表所示。
冷凝水管
1、PVC-U给水管 :内机连接使用PVC25,汇流连接选择PVC32以上管径。
2、镀锌钢管:内机连接使用DN20,汇流连接选择DN25以上管径。
绿色小树草地分割线
吊装材料
1、铜管及冷凝水管规格: ?8mm。
2、室内机吊杆规格:?10mm以上。
信号线
1、多联机A、B信号线需要使用0.75mm?~1.25mm?双芯屏蔽护套软线。
2、信号线与电源线必须分开进行铺设。
电源线
1、使用符合国标规格的电源线,并且接线处需要追加接线端子。
2、电源线的线径符合厂家技术要求,带电加热的室内机电源线要相应放大。
绿色小树草地分割线6、安装工具准备
中央空调安装工具包括:割刀、弯管器、扩口器、胀管器、R410A压力表、真空泵、电子秤、焊具等等。安装施工
1、材料(机器)进场
材料进场
1)材料搬运要轻拿轻放。
2)直管放置需设立支架,高于地面300mm以上。
3)盘管必须水平放置。
4)储藏空间封闭、干燥,所有管路必须封口处理。
绿色小树草地分割线
机器进场
1)机器搬运要轻拿轻放。
2)室内机按照包装箱上的箭头指示进行码放。
3)室外机搬运中不可倾斜,应保证垂直运输。
4)对室内机进行开箱检查(排水附件、说明书等)
5)室内机码放不要超过6台。
绿色小树草地分割线2、室内机安装
1)室内机应水平安装。
2)安装完成需做防尘措施。
3)吊杆不小于¢10mm。
4)吊装用双螺母固定。
5)双扳手紧固钠子。
(1—2)
(3—5)绿色小树草地分割线
3、冷媒配管安装
1)割管:顺时针旋转割刀。
2)去毛刺:使喇叭口不出现叠边现象。不能过多去除毛刺防止接触面减少导致泄漏。
3)胀管:管径相同的管路进行连接,注意胀管力度不要过猛 。
4)弯管:保证管路美观,减少系统焊点,注意弯管不能力度过猛防止起皱。
5)焊接:使用氧气、乙炔进行焊接作业。必须进行充氮保护,氮气压力为:0.02~0.05MPa。
6)扩口:注意喇叭口大小,太大或太小都会都导致冷媒的泄漏。
绿色小树草地分割线
4、冷凝水管安装
1)水管坡度大于1/100,主管要追加排气孔。
2)坡度受限可通放大管径的方法对应。
3)必须使用厂家配备的排水软管。
4)带水泵的机型水管提升高度在技术范围之内。
5)汇流时水管需要做错位安装保持流畅。
绿色小树草地分割线
5、管路吊装与保温施工
管路吊装要点
1)管路横平竖直,整体观感良好。
2)铜管吊杆间距和冷凝水吊杆间距为1000mm以内。
3)弯管处吊杆间距小于300mm,分歧管前后300mm需要追加局部支撑。
4)吊杆中增加PVC套管或软木垫用于保护铜管与冷凝水管。
5)管路穿墙时,需要使用套管,保护管路及便于日后对管路进行维修。
6)排水管水管吊杆间距小于1000mm,拐弯及提升处需追加局部支撑。
绿色小树草地分割线
保温施工要点
1)取各种措施保证保温棉没有脱落、开胶、划伤(例如管路穿墙需要加护套)。
2)排水嘴与排水软管也需要追加保温。
3)铜管喇叭口接口处也需要追加保温。
4)分歧管处保温一定要严密、牢固、美观。
绿色小树草地分割线6、室外机安装
1)安装位置应该有足够的排风及维修空间。
2)室外侧铜管、线路使用钢板(钢管)护套保护,防止管路、线路老化。
3)地脚安装橡胶减震垫,厚度为10mm。
4)室外机基础牢固。
绿色小树草地分割线
7、电气配线
1)电源线安装:在线头安装压线鼻。
2)信号线安装:使用双芯屏蔽线,使用手拉手方式连接,屏蔽线进行接地安装。
绿色小树草地分割线三、机组调试
1、气密性实验
1)使用氮气进行保压,压力为4.15MPa。
2)保压时间为24小时。
3)气液管同时试压,做好文字记录。
绿色小树草地分割线
2、真空干燥
1)真空度:-0.1MPa。
2)气液管两侧同时抽真空,抽真空时间应该大于2小时以上。
3)使用带逆止阀的真空泵。
4)气管、液管两侧同时抽空。
绿色小树草地分割线
3、冷媒填充
1)根据液管的管径与长度,按照公式计算得出准确追加量。
2)使用电子称精确控制填充量。
3)必须以液态的方式进行追加。
绿色小树草地分割线
4、机组调试
1、由中央空调厂家专业技术服务师进行调试。
2、使用笔记本电脑连接调试设备进行数据记录。
3、制作书面的调试验收报告。
中央空调安装规范,和验收规范,监理工程师监管和注意要点,最好是文本,急急急。
赶快下载吧!第二章、基本规定
第三章、通风管道制作
第四章、通风管道及部件安装
第五章、空调机组安装
第六章、空调制冷剂管道系统安装
第七章、空调水系统安装
第八章、电气设备安装
第九章、绝热与防腐
第十章、系统调试
第十一章、竣工验收
为了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规范市场,加强对家用、商用中央空调工程质量管理,统一家用、商用中央空调工程质量验收,保护消费者和生产厂商及安装施工企业的利益,参照国内外先进标准,并结合我国的国情,特制定本规范。.............................家用中央空调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oc 25)摘要结束,点击下载 查看完整资料 ://.5ucom/downzl/509000.shtml
竣工验收
通风与空调工程的竣工验收,应由建设单位负责,组织施工、设计、监理等单位共同进行,合格后即应办理竣工验收手续。
(1)通风与空调工程竣工验收时,应检查竣工验收的资料,一般包括下列文件及记录:
1)图纸会审记录、设计变更通知书和竣工图。
2)主要材料、设备、成品、半成品和仪表的出厂合格证明及进场检(试)验报告。
3)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
4)工程设备、风管系统、管道系统安装及检验记录。
5)管道试验记录。
6)设备单机试运转记录。
7)系统单机试运转记录。
8)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9)观察质量综合检民记录。
10)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的核查记录。
(2)观察质量检查应包括以下项目:
1)风管表面应平整、无损坏、接管合理,风管的连接以及风管与设备或调节装置的连接,无明显缺陷。
2)风口表面应平整,颜色一致,安装位置正确,风口可调节部件应正常动作。
3)各类调节装置的制作和安装应正确牢固,调节灵活,操作方便。防火及排烟阀等关闭严密,动作可靠。
4)制冷及管道系统的管道、阀门及仪表安装位置正确,系统无渗漏。
5)风管、部件及管道的支、吊架型式、位置及间距符合规范GB50243-2002。
6)风管、管道的软性接管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接管正确、牢固,自然无强扭。
7)通风机、制冷机、水泵、风机盘机组的安装应正确牢固。
8)组合式空气调节机组外表平整光滑,接缝严密、组装顺序正确,喷水室外表面无渗漏。
9)除尘器、积尘室安装应牢固,接口严密。
10)消声器安装方向正确,外表面应平整无损坏。
11)风管、部件、管道及支架的油漆应附着牢固,漆膜厚度均匀,油漆颜色与标志符合设计要求。
12)绝热层的材质、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表面平整,无断裂和脱落,室外防潮层或保护壳应顺水搭接、无渗漏。
检查数量:风管、管道各按系统抽查10%,且不得少于1个系统,各类部件、阀门及仪表抽检5%,且不得少于10件。
检查方法:尺量、观察检查。
(3)净化空调系统的观察质量检查还应包括下列项目:
1)空调机组、风机、净化空调机组、风机过滤器单元和空气吹淋室等的安装位置应正确、固定牢固、连接严密,其偏差应符合规范GB50243-2002有关条文的规定。
2)高效过滤器与风管、风管与设备的连接处应有可靠密封。
3)净化空调机组、静压箱、风管及送回风口清洁无积尘。
4)装配式洁净室的内墙面、吊顶和地面应光滑、平整、色泽均匀,不起灰尘,地板静电值应低于设计规定。
5)送回风口、各类末端装置以及各类管道等与洁净室内表面的连接处密封处理应可靠,严密。
检查数量:按数量抽查20%,且不得少于1个。
检查方法:尺量、观察检查。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